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重庆一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在现场接受表彰。其中,中共丰都县三建乡委员会等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三建乡,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而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扶贫集团对口帮扶丰都县脱贫攻坚,其中,三建乡就是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扶贫集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
脱贫攻坚动员大会。冉文果 摄
三年多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扶贫集团通过统筹多方资源,融合多方力量,推进三建乡遵照丰都县委县政府要求,以发展产业为重点,以实施整乡“三变”改革为突破口,形成“资源盘活、产业兴旺、集体壮大、企业成长、农户增收”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探索出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实地调研三建乡夜力坪村油菜产业。
丰都县三建乡夜力坪村梯田油菜花海。余淑英 摄
彻底甩掉深度贫困乡帽子
因为山高坡陡,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发展落后,2017年之前的丰都县三建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长期居丰都县末位。
2017年8月,三建乡纳入重庆市深度贫困乡。这一年的9月,按照市委的部署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扶贫集团定点帮扶三建乡。
丰都县三建乡场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施工平场。廖成华 摄
鸟瞰丰都县三建乡场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李文科 摄
以前,在三建乡,村民曾调侃,这里“吃水靠抬、煮饭靠柴、交通靠走、通讯靠吼”。
经过扶贫集团持续努力,如今三建乡已全面建成了“多渠道进水、多个池子蓄水、多个龙头取水”的水系配套工程,道路、饮水、电力、通讯及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等新(改扩)建项目全面完工,农村金融服务网点、村级电商服务点等实现全覆盖。
如今,三建乡的贫困群众彻底告别了翻山越岭找水挑水的历史,道路和农房已成为脱贫攻坚中一道靓丽风景。
丰都县三建乡风景宜人的七彩绿春坝。余小川 摄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扶贫集团倾力帮扶
三年多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扶贫集团18家成员单位实行“1+2”模式,对口帮扶三建乡6个市级贫困村。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扶贫集团各成员单位负责人71次深入三建乡常态化开展蹲点调研,并在协调项目落地、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电商平台、指导产业发展、参与消费扶贫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三建乡彻底甩掉了深度贫困乡的帽子。
三建乡在丰都县农业农村委和县扶贫办的直接支持下,探索推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民主角”的全域“三变”改革模式。在“三变”改革引领带动下,将财政投入全部量化确权为股权全覆盖联结所有群众,让1.87万亩林地、土地充分释放价值。
丰都县三建乡石龙门村发展酿酒产业。李华康 摄
丰都县三建乡冷水鱼基地。
产业基地套种土豆喜获丰收。李华康 摄
丰都县三建乡村民收割水稻。李碧君 摄
丰都县三建乡的西瓜甜如蜜。
丰都县三建乡高山“励志”鸡。高志相 摄
三建乡的“逆袭”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扶贫集团直播带货。陈勇 摄
针对农副产品“卖不了、卖不好、卖不久”的销售难题,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扶贫集团还通过抓网点建设、品质保证、运输合作、平台拓展、人才培养,从零起步,推动三建乡电商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产业做强、电商做大、群众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如今的三建乡,已实现从“三高、一低、三差、三重”的深度贫困乡向“产业强、生态美、环境好、群众富”的全域旅游小镇嬗变。下一步,三建乡将结合乡村建设行动,统筹谋划乡村发展定位、主导产业选择、用地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建设项目安排等,编制完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乡村规划,结合新场镇建设和全域旅游小镇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好局、起好步。(记者 陈敏 供图 丰都县摄影家协会)
责任编辑:朱苗 周晏如